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科技成果

“废料”变“原料”,科技串起绿色链条!江苏首次发布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典型案例

  • 发布日期: 2024-01-25
  • 来源: 交汇点新闻
  • 访问量:1

1月23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这是省生态环境厅首次开展专注于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方面的典型案例征集评选。

“开展此次征集评选,是为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对江苏绿色低碳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解决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示范引导作用,以先进典型引领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时,了解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为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提供依据。”省生态环境厅法规标准与科技处处长刘晓蕾说,通过此次活动,政府、企业之间互动协同,共同发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破瓶颈,废气变洁净

苏慧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厂废气主要成分为VOCs(含CVOCs)。原废气净化工艺需采用常规蓄热式焚烧炉(RTO)技术方能稳定达标,但RTO处理CVOCs存在二噁英次生污染、设备安全性差、运行能耗高的问题。

“制药行业含氯VOCs与二噁英协同低碳减排案例”中,南大恩洁优环境技术(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CVOCs专用RTO,能够确保尾气中二噁英“近零排放”;RTO废气处理系统具备识别、评估并处置燃爆风险的本质安全特征,可实现运行负荷自适应以降低系统能耗。该技术可安全高效处理制药、农药、化工、涂装及电子半导体等重点行业波动性多组分含氯VOCs,同时大幅遏制含氯VOCs燃烧过程产生高毒性、高危害二噁英,有效地降低企业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面临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能耗高、成本控制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且缺乏深度贯通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的途径。作为碳中和技术体系的核心部分,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是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技术支撑。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的“大规模烟气碳捕集技术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针对CCUS全产业链瓶颈,实现了大规模烟气碳捕集技术自主可控。

“该项目在碳捕集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建成的亚洲最大规模火电CCUS示范项目已投产,其主要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科技示范’与‘稳健运行’的双重目标。”刘晓蕾介绍,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力推动了煤电CCUS的产业化进程,为能源电力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思路,废水变“金水”

翻阅典型案例,记者发现,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亟需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以实现从基于污染物去除的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向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转变。

苏州苏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特种组合膜技术及旋流电解重金属回收装置,已应用于动力电池铜箔生产废水的处理。该技术实现了废水中99%以上的铜离子回收,并且使96%的废水得以回用于生产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废水的利用率并降低了环境污染。该技术成功为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实现了绿色转型,也为各类高浓度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指明了基于资源回收利用的方向。

为防止太湖水质受到污染,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对此,灵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废水浓缩分盐技术,将全厂生产和生活废水净化后用于循环水系统回用,日增加8000吨回用水,日产20吨纯度达98.5%的工业盐,大幅降低一次水取水量,达到废水近“零排放”,实现全厂废水100%资源化利用,为太湖流域保护区内氮肥企业的废水排放提供了新思路。

高浓度的氮污染物在废水中会导致无氧条件和富营养化等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问题,为解决传统生物脱氮方式存在消耗大量能源与消耗大量额外药剂的问题,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选用的自主研发的珊氮®硫自养深度脱氮技术,突破了低成本深度脱氮的技术瓶颈和工程难题,并从单纯的污染物削减转向资源回收利用。该技术不仅能够节省运行费用,降低运行能耗和污泥处置费用,还具有脱氮负荷高、效率稳定、无二次污染风险等显著优势。目前,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已实现厂区内总能源65%—85%自给率,水质净化中心实现100%能源自给。

填空白,固废可循环

有机树脂危险废弃物由于成分复杂,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解决多源有机树脂类废弃物来源复杂、表面基团数量较少、化学活性较低,难以与聚乙烯表面基团发生偶联反应等问题,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源有机树脂类废物协同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突破了有机树脂类废物预处理、材料改性、选择性聚合和材料成型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类废物的环保处理与协同利用,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

面对工业废盐产生量大、有毒有害等问题,盐城市国投环境采用南京格洛特环境自主开发的“污染物元素级去除+新污染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控制”的创新工艺和成套装备,实现了废盐中29种污染元素的有效去除,生产的再生工业盐产品不仅质量达标、污染物含量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值要求。已投运的6万吨/年废盐高质资源化利用项目,已为近百家医药、农药、染料等企业提供废盐高质利用处理服务,资源化利用处置废盐5万多吨,生产高质量再生工业盐4万多吨,废盐绿色低碳利用量居江苏省第一。

解决垃圾焚烧最后一公里“卡脖子”难题,是许多城市破解“垃圾围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无锡开创性地重启了锡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先进的“脱硝+半干法脱酸+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工艺,确保达到甚至超越欧盟标准。锡东两期项目将生活垃圾经环保处理后,可实现减容90%,减量80%,年节约标煤2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7.35万吨,为城市提供绿色电能60405万千瓦时。中国天楹自主研发首台套先进等离子体熔融成套装备技术,采用绿电成功将飞灰转化为玻璃体,实现建材化资源利用。该项目设计日处理垃圾焚烧飞灰40吨,年产玻璃体1万吨、工业盐4000吨等副产物。

当前,江苏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省生态环境厅四级调研员荆琳表示,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推进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力度;强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服务效能提升,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研成果更多向治污攻坚的举措转化,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依托线上线下多渠道构建科技帮扶需求反馈机制,组建生态环境科技帮扶专家队伍,持续推动政产学研用联动、提升基层和企业治理能力、调动全省生态环境科技资源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吴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